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懶人包 開放時間、交通、導賞及工作坊報名方法!
@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

#上水 #親子 #濕地 #郊遊 #觀鳥

香港古洞

公園、花園

09:30 - 17:00

Rambutan / 香港

紅毛丹,渾身帶刺,表裏不一。

2025年2月7日
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,已經在2024年11月正式開放!位於上水的雙魚河與石上河之間,是香港一個重要的濕地保護區,有別於受海水影響的沿海濕地,這片淡水濕地為水鳥、兩棲爬行動物等生物,提供了獨特而完整的棲息環境。公園有超過40種作物,為不同物種提供適合棲息地,及吸引了多種稀有雀鳥過來棲息,包括極度瀕危的禾花雀、黑翅長腳鷸等鳥類等等。現時,公園的「訪客區」已開放予公眾參觀,除了觀賞雀鳥,也可透過預約免費導賞,深入了解「農業區」及「生態區」,及參加稻草人工作坊。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懶人包 開放時間、交通、導賞及工作坊報名方法!
塱原的夕陽美景。
塱原的夕陽美景。
曾經出現在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黑翅長腳鷸,是極度瀕危的雀鳥。
曾經出現在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黑翅長腳鷸,是極度瀕危的雀鳥。

公園背景:從私人土地到公眾生態公園

在公園發展前,這片土地大多為私人擁有,部分農田更已荒廢,甚至種植了與濕地生境不協調的作物如蕉樹,令生態環境質素逐漸下降。隨著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計劃開展,政府把握機遇,收回私人土地,將之規劃為自然生態公園。這個項目不僅保育及提升了濕地的生態價值,更成為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生態補償項目。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,是繼天水圍的香港濕地公園後,香港的第二個濕地公園,亦是首個寵物友善公園,狗主可以帶同寵物狗去玩,而且是免費入場的,是個適合情侶、一家大小、大自然愛好者及觀鳥者的好去處。

公園概覽:三區共生的生態藍圖

公園精心規劃為三大區域,各具特色: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分為三個區域,分別是「訪客區」、「農業區」及「生態區」。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分為三個區域,分別是「訪客區」、「農業區」及「生態區」。

訪客區(5公頃)

為方便市民親近大自然,訪客區設有完善的配套設施。觀鳥屋讓訪客可以近距離觀察野生雀鳥;濕地廣場供訪客探索和體驗農耕;教育中心提供豐富的自然教育資源;而木板步道則讓遊人可以舒適地漫步於濕地之間,欣賞兩旁盛開的荷花、蘆葦、慈菇,以及青翠的馬蹄、通菜和西洋菜。園方會根據不同季節,輪替耕作不同作物。 在訪客區裡,亦有不少打卡位置,例如油菜花、波斯菊和太陽花的花田、種植通菜、油麥菜等菜的乾農田以及大片稻米田。稻米會於每年的4、5月以及11、12月成熟,到時整片稻米田將呈現金黃色,將會非常漂亮,是拍照的理想地方。 註:
  • 訪客可在開放時間內自由參觀,無須預約。
  • 濕地廣場、塱原廣場休憩亭及塱原自然生態中心均設有加水站。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訪客區」地圖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訪客區」地圖
位於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訪客區」的觀鳥屋。
位於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訪客區」的觀鳥屋。
燕崗入口
燕崗入口
主入口拱門
主入口拱門
塱原自然生態中心
塱原自然生態中心
濕地廣場
濕地廣場
塱原廣場
塱原廣場
休憩亭
休憩亭

生態區(21公頃)

作為公園最大的區域,這裡是核心保育區。經過精心修復的濕地生境包括淺水池和稻米田,為野生動物提供理想的棲息地。這片寧靜的天地,成為了眾多珍稀物種的庇護所。 塱原是香港重要的候鳥棲息地,記錄了超過310種鳥類,成績斐然。其中包括極度瀕危的禾花雀、優雅的黑翅長腳鷸,以及美麗的彩鷸。此外,這裡還是田鵐和硫黃鵐等本地受關注鳥類的重要棲息地。
淺水池有儲水作用,雀鳥也喜歡在這裏覓食。
淺水池有儲水作用,雀鳥也喜歡在這裏覓食。
沼澤種植了不同的水生植物,一個沼澤已包含了多樣的微生境。
沼澤種植了不同的水生植物,一個沼澤已包含了多樣的微生境。
慈菇是濕地作物
慈菇是濕地作物
美麗的彩鷸
美麗的彩鷸
菜粉蝶
菜粉蝶
飾紋姬蛙
飾紋姬蛙

農業區(11公頃)

保留了部分農田供農戶繼續耕作,不僅維持了當地的農業特色,更有助增加生物多樣性。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式,展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
稻米田,分批種植,所以有些熟了,有些還是青綠,這樣做,有成熟稻米的時間更長,可供雀鳥食用。
稻米田,分批種植,所以有些熟了,有些還是青綠,這樣做,有成熟稻米的時間更長,可供雀鳥食用。
通菜常吃,它的花你又見過嗎?
通菜常吃,它的花你又見過嗎?
荷花
荷花
菱角
菱角

活動報名:深度遊導賞及工作坊

遊覽塱原自然生態公園,除了在「訪客區」參觀﹐還可提早預約兩項特色活動:「塱原深度遊」、「布袋拓印工作坊 」及拋秧活動,均是免費的。

塱原深度遊

想深入體驗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魅力?準備好在戶外漫步約 90 分鐘,探索農業區及生態區的豐富面貌?參加「塱原深度遊」,透過導賞活動和野生動物觀察,全面了解公園的自然生態與文化價值。 活動安排於每週六或週日舉行。 報名連結 如需團體參觀,請透過電郵聯絡漁農自然護理署 ([email protected]),並提供建議到訪日期(至少兩星期後至三個月內)、時間、參加人數及聯絡方式,將會有專人為您作出安排。

布袋拓印工作坊

想認識多一點塱原自然生態公園,又同時想參加手作工作坊?推介一項非常適合親子參加的活動。 參加「訪客區精華遊 + 布袋拓印工作坊 」,可在訪客區走一圈,了解公園的生境及濕地保育工作,然後再到塱原自然生態中心做做手作。 以公園內色彩鮮艷的小花,還有形狀特別的葉片,用拓印的方法把它們的色彩及形態保留在小布袋上! 活動將於星期六或星期日舉行,需時大約70分鐘,包括約40分鐘訪客區導賞,及約30分鐘工作坊。 工作坊全程約 30 分鐘,名額有限,將以抽籤形式分配。報名將於活動開始前約 10 日開放,持續 5 天。成功報名的參加者將於活動 4 日前收到確認電郵。 工作坊安排於每週六或週日舉行。 報名連結

拋秧體驗活動

春天來了!是時候種植稻米了! 稻米田是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重要濕地生境。你知道為甚麼要在公園種稻米?種植稻米又有甚麼步驟?你有興趣參與種米這別具意義的保育工作嗎? 活動包括介紹公園的稻米田、種植過程以及稻米田對生態的重要性等等,然後到生態區的稻米田進行抛秧活動。以抛秧方式種植稻米是塱原的傳統,活動參加者會在田邊把秧苗抛入田內。 日期:2025年3月23日及29日 時間:10:00am - 11:45am 報名連結 註:以上各項活動,將以抽籤形式分配。報名將於活動開始前約 10 日開放,持續 5 天。成功報名的參加者將於活動 4 日前收到確認電郵。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布袋拓印工作坊」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布袋拓印工作坊」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拋秧體驗活動」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「拋秧體驗活動」

參觀資訊:開放時間及交通

開放時間

星期一、三至日及公眾假期:上午9:30至下午5:00 休館日:星期二(公眾假期除外)、農曆年初一及初二

交通

1. 公共交通

由上水出發
  • 可於上水港鐵站轉乘小巴51B、51K、50A或50K至燕崗路站,步行約250米
  • 或乘搭76K巴士至金錢村站,步行約500米
由元朗出發
  • 乘紅色小巴17至燕崗路站,步行約250米
  • 或乘搭76K巴士至金錢村站,步行約500米

2. 泊車

  •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及附近地方暫無公眾停車場
(註:由上圖Google map所見,塱原廣場旁邊有停車場,不知道將來會否開放給公眾使用)
  • 現時,如駕駛人士前往,最方便的停車場,應為上水廣場,泊車後轉乘公共交通工具
地址: 上水龍琛路39號(港鐵上水站A4出口,停車場位於廣場的地下層) 營業時間:9am - 10pm 收費: $22元/小時 (星期一至星期五,公眾假期除外) $25元/小時 (星期六、日及公眾假期)

3. 單車

塱原自然生態中心地下設有單車停泊處供訪客使用,但要自備單車鎖。 *訪客可攜帶或手推單車進入塱原自然生態公園,但不得在公園內騎踏單車。 有關單車資訊,請參考由運輸署設立的單車資訊中心網頁,查閱連接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主要單車徑。

訪客須知

  • 訪客區可自由參觀,但生態區及農業區需預約導賞服務
  • 請勿採摘或損毀農作物
  • 公園內不設餐飲服務
  • 塱原自然生態中心設有洗手間、育嬰室、加水站及單車停泊處(需自備單車鎖)
  • 週末或會實施人流管制措施

聯絡或查詢

電話:(852) 1823 電郵地址:[email protected] 地址:香港新界古洞北塱原自然生態中心一樓
* * * 文章收錄於 Rambutan / 香港 * * *


留言